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部隊與洪浪搏斗的那段往事,連長何桂健已經(jīng)聽過許多次。
22年前,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的前身部隊,最早發(fā)現(xiàn)九江大堤決口險情,最早投入封堵決口生死戰(zhàn)!也就是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抗擊洪魔中,何桂健所在的連隊被授予了“抗洪模范連”榮譽稱號。
歲月流轉(zhuǎn)。在今夏驟然而至的洪水中,該旅官兵再次馳援江西受災地區(qū)。這群年輕的身影,仍像20多年前的子弟兵一樣,挺立在群眾與洪浪之間。
接到抗洪任務時,身為“抗洪模范連”的連長,何桂健的第一反應就是“自己一定要去”。
他的左腳踝做完手術不久,醫(yī)生囑咐他要靜養(yǎng)。可面對眼前的任務,何桂健心里只有一個信念:“危急時刻,我必須和我的連隊戰(zhàn)斗在一起!”
軍令急如星火。包括何桂健的連隊在內(nèi),這個旅全體官兵在第一時間集結(jié),千里機動來到江西受災地區(qū)。
這是這支部隊第5次馳援江西。
1998年,在九江的堤壩上,他們直面洪浪,封堵決口;2008年,他們趕赴撫州,抗擊雨雪冰凍災害,完成電力搶修;2010年馳援吉安,他們佇立在同江大堤上,用身體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;2016年,還是九江大堤,他們鏖戰(zhàn)25個晝夜,牢牢守住這道關口。
部隊出發(fā)前,方海潮向領導請戰(zhàn)。
作為該旅勤務保障營衛(wèi)生連的軍醫(yī),方海潮已年近五旬。22年前,他曾登上九江的堤壩,用年輕的身軀抗擊洪流。22年后,他熱血不減當年。這場戰(zhàn)斗,他不想缺席。
扛沙袋、挖溝、巡堤……所有工作,方海潮一點兒沒落下。他依然把自己當作曾經(jīng)那個熱血青年,總是沖在前面。
抗洪老兵立身為旗帶來輻射效應。在抗洪戰(zhàn)斗中,該旅沒有一名官兵“掉線”。
7月14日,歷經(jīng)15小時的機動,該旅二營官兵剛剛抵達宿營地,就接到地方險情通報:康山大堤中部有120米地段發(fā)生滑坡。
營長江晨峰立即帶領300名黨員骨干前往滑坡地段。
夜色漸深,泥濘的山坡下,二營官兵連續(xù)奮戰(zhàn)。等處理完險情,官兵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回宿營地時,已是凌晨1點多。
7月16日,余干縣信瑞聯(lián)圩一側(cè)池塘,突然出現(xiàn)多處泡泉險情。信瑞聯(lián)圩附近有2.3萬名居民和4.3萬畝農(nóng)田,如果不及時搶護,圩堤崩潰,后果不堪設想。
該旅700多名官兵臨危受命,分成5批輪番趕赴現(xiàn)場,進行不間斷搶險。
官兵泡在水中整夜鏖戰(zhàn),把一袋袋鵝卵石運到目標點。經(jīng)過近14小時的戰(zhàn)斗,晨光熹微之際,他們終于成功封堵所有泡泉。
在這次抗洪戰(zhàn)斗中,一如22年前,新時代的“抗洪模范連”官兵始終沖鋒在第一線。
7月19日,余干縣楓富聯(lián)圩中間,一段500多米長的草坪護坡遭大浪沖刷。“抗洪模范連”組成搶險突擊隊,頂著風浪奮戰(zhàn)6小時,完成近300米防浪布和200米防浪植被的鋪設。
“洪水不退,我們不退!”時隔多年,這鏗鏘的誓言又在江西大地上響起。
經(jīng)過20多天奮戰(zhàn),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官兵累計協(xié)助地方加固堤壩8700多米,裝填沙袋11.7萬余個,鋪設防浪布近3萬米。
汛情平息后,該旅官兵悄悄撤離并重返訓練場,正如他們悄悄地從訓練場奔赴而來,出現(xiàn)在人民需要他們的時刻和地方。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(diào)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